這個區域有一坪開價破百萬元的新案,也有屋齡4、50年的老公寓。有幾十元就令你飽腹的小吃,也有一個要價幾百元的漢堡。或你想找一件200元的T恤,還是好幾千元的洋裝,來這裡都能滿足。多元的商業型態,持續湧入的人潮,讓位於台北市精華區的師大夜市快速發展。近700家店攤在這個一級戰區中求生存,勝出者換得月入百萬的成績,這裡是年輕人的消費天堂,也是創業者練得真功夫的最佳擂台。

根據師大夜市區域的房仲估計,師大夜市商圈平日人潮約一、二萬人,假日則可達三萬人以上。人群主要活動區域沿師大路及龍泉街兩條幹道為中心,北自和平東路起、南至師大路一○五巷、西起浦城街、東達泰順街。所涵蓋的街廓總面積不到二平方公里,卻要容納龐大人潮,平日街道空間被攤販瓜分,假日甚至可以用摩肩接踵、寸步難行來形容人車通行的狀況。

圍牆,一切從此開始

但是師大夜市可不是一開始就擁有超人氣。位於台北市房價最高的大安區內,師大圍牆外的夜市最早只是在師大路上的一群攤販。一九八○年代末期為了整頓市容展開取締,多數攤商因此休業,少數則開始在師大路、龍泉街巷弄間尋覓店面落腳。由於這些提供平價餐點的攤販,早就被師大師生視為重要生活機能,因此也隨之轉進巷弄裡解決民生問題。

師大夜市於是重心移轉,商品內容也逐漸增加「食」以外的選項,順應師大眾多師生的需求,衍生出「衣」、「住」的市場。而學生的集客能力特別強,加上捷運新店、南勢角線通車,夜市位置恰於古亭站與台電大樓站間,擁有雙捷運站優勢,「師大的學生會帶其他學校的學生來,本地的客人又會帶外地的客人來;你可以問問看全台灣的大學生,沒來過師大夜市的沒幾個啦!」一位在商圈經營小吃攤多年的業者如此觀察。

青創協會總會資深顧問林政忠也認為,台灣夜市的生態已經轉變。早期夜市是以寺廟為中心,例如基隆、士林、饒河街等,是由於過去宗教祭祀活動往往最能帶動零售商機,所形成的廟口夜市;但隨著社會及經濟結構的改變,現在新興的夜市如台中逢甲、中壢中原,以及師大夜市,就是因應學生的生活需求及消費水準而形成的大學夜市。

師大地理系教授譚鴻仁也觀察,七、八年前師大還有很多外地生,但近年來學生已經明顯本地化,經濟條件也顯著提升,「一個學生一個月光吃飯就花掉上萬元,非常普遍。」因此商圈光是讓學生吃,已無法令主力客群滿足,飲食之外,服飾和其他特色店也就應運而生。

但師大夜市為何能夠在近期迅速竄起,成為台北市的人氣商圈,熱鬧程度比起捷運一站之遙的台大公館商圈更盛?譚鴻仁認為,包圍公館商圈的羅斯福路及汀州路都是主要幹道,車流量大,不利行人逗留或步行;反之「師大路雖然也是重要道路,但往內延伸的巷道多,龍泉街更是窄到令車輛難以通行,師大路以東因此形成了徒步區,也更有利於攤商聚集。」


本文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marticle/url/d/a/110926/39/2zeu7.html?type=new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鐘珮珊甘痹撬溫輾 的頭像
    鐘珮珊甘痹撬溫輾

    bia11jjudie6a的部落格

    鐘珮珊甘痹撬溫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